客服热线:

18620991000

微信:gzkf10011

新闻资讯

戈壁上的“智算绿洲”

发布时间:2025-09-28  流浏览次数:

戈壁上的“智算绿洲”

当腾格里沙漠的风沙掠过宁夏中卫,昔日的戈壁荒滩已不再是“风吹石头跑”的孤寂之地。茫茫黄沙中,深色蓝海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一片承载着数字经济梦想的“智算绿洲”正在这里拔节生长。

 

中国联通中卫云数据中心

中国联通中卫云数据中心,用四年时间完成了从荒漠到数字枢纽的蜕变。作为“东数西算”国家战略的西部节点,它不仅书写着戈壁滩上的算力奇迹,更以“五个一”为发展目标,成为人工智能时代连接东西、驱动绿色发展的核心引擎。

打造算力枢纽,刷新西部速度

二十年前,中卫的这片土地还只有流沙与芨芨草。当地人从未想过,这里会生长出“比石油更珍贵”的算力资源。如今,站在中国联通中卫云数据中心的园区高处远眺,千万块深蓝色光伏板如鳞次栉比的“能量铠甲”,在腾格里沙漠边缘铺展成一片涌动的深色蓝海。数余栋现代化数据机房沿中轴线排列,机房内24小时运转的服务器正处理着来自东部的海量数据——这是数字时代最动人的“荒漠变绿洲”。

这片“智算绿洲”的成长速度,刷新着行业对西部发展的认知。中卫云数据中心占地350亩,规划14栋单体建筑,自2019年4月正式开工建设以来,已投产8栋楼,在建3栋楼,累计交付机架8196架(相当于3.9万架标准机柜),总用能达到98MW。已建成的5栋机房楼正满负荷运转,腾讯、百度、金山云等互联网头部企业的服务器集群在这里昼夜不息。园区全部建成后,将形成12万架标准机柜的承载能力,IT负载达310MW,算力供给可达28万GPU卡、约77EFLOPS。

 

 

从征地到销售完毕不足3个月,从土地打桩到机电交付仅8个月,从0到12万架机柜的规划承载能力,从个位数市场份额到区域领先,“白加黑”“三班倒”的建设节奏,让戈壁滩上每天都上演着“数字加速度”。中卫云数据中心用“宁夏速度”证明:西部不仅能承接算力,更能领跑算力。

支撑这场变革的,是“硬联通”与“软环境”的双重突破。在这片曾被认为“不适宜搞高科技”的土地上,中国联通架起了直达全国的“数字高速公路”:新八纵八横骨干光缆网。China169骨干网核心节点在中卫云数据中心落地后,形成了“12480”时延圈,出省带宽4.7T、出省方向达15个,直达19个重点城市。2024年,中国联通在宁夏和上海之间完成了全球首例超3000公里传输距离的海量数据、广域高通量无损传输的测试验证,相当于满满一硬盘TB级的数据在半分钟内就能完成超远传输。如此高速的传输能力让东部企业的AI训练数据“实时穿越”秦岭与黄河,让戈壁深处的算力资源成为东部科技企业的“后台中枢”。

创新运营模式,破解行业难题

中国联通中卫云数据中心能在戈壁滩上异军突起,核心在于打破常规的敢想魄力与落地生根的实干韧劲,以系统思维构建智算生态框架,让每一寸戈壁都生长出数字价值。

中卫云数据中心深化推进“前店后厂”跨省协作合作模式,以AIDC业务为核心整合东西部资源,构建“建设、维护、营销”三位一体的专业化团队——这支队伍既保留了运营商的资源优势,又植入了市场化的灵活基因,形成“运营商中的数据中心专家”独特定位,成为开拓市场的核心利器。

 

中卫云数据中心加快建设专属园区

为破解数据中心“建设周期长、协同难”的行业痛点,中卫云数据中心创新采用“定制化+全流程管控”双轮模式:与客户深度协同规划专属园区,提供个性化的基础设施服务,确保建设方案与客户业务布局深度契合;推行“一把手”负责制,引入优质EPC合作资源,通过倒排工期、动态调配,确保项目高效交付;研发冬季施工新工艺,突破地域气候限制,采用“样板先行、批量复制”模式,统一工艺标准,实现效率质量双提升,确保项目零安全事故交付。这种“以客户为中心“的建设理念,让中卫云数据中心成为了互联网企业眼中”最懂算力需求“的数据中心。

释放算力价值,落地产业场景

算力的价值,终要体现在应用的绽放上。在中国联通中卫云数据中心的机房深处,每一台服务器的闪烁灯光,都对应着一个正在落地的项目场景。

近年来,宁夏联通围绕宁夏回族自治区“六新六特六优+N”现代化产业升级,打造了闽宁云、政务云、医疗云、信创云、红酒云等标杆项目。比如,建设了东数西算第一朵云“闽宁云”,促进闽宁数字经济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相互融通。目前,“闽宁云”已在车辆远程控制、政务数据灾备、远程医疗、远程教育、企业上云等场景落地,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其中在政务场景,宁夏联通与福建省石狮市合作的政务数据备份项目,首批数据已于2025年5月初落地闽宁云数据中心。

 

 

2025年,宁夏联通为宁夏回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厅开发了基于DeepSeek大模型的AI执法辅助系统智能体,利用全区市场法人库数据集,采用政务云(AI基础设施)+元景DS-API大模型模式,在食品安全检查和电梯安全检查等场景,帮助监管执法单户检查时间从原来5天缩减到1小时以内,极大提高了执法效率。

这些场景的背后,是中卫云数据中心“算力+网络+生态”的协同之力,形成了“东部创新、西部落地”的产业闭环。

践行绿色理念,锚定智算目标

自规划建设之初,中国联通中卫云数据中心便秉持着“绿色、安全、智能、生态和云网一体”的先进理念,致力于打造面向未来、行业领先的智算中心。

 

 

在节能技术创新方面,中卫云数据中心将地域优势转化为技术优势,构建起国内领先的绿色算力体系。依托中卫年均8.8℃的凉爽气候,中卫云数据中心在使用新风制冷技术的基础上,同步采用间接蒸发冷却、氟泵小风墙、冷板式液冷等一系列先进制冷技术,通过多种技术的协同应用,使新建机房PUE控制在1.2以下,部分区域极致PUE可达1.1左右,能效水平远超行业平均水平。这种“借自然之力降能耗”的智慧,让每一度电都最大限度服务于算力产出,成为“东数西算”战略中绿色低碳的标杆案例。

在智能化管理方面,中卫云数据中心以国际最高标准为引领,通过腾讯项目交付实践,全面达到UptimeM&O认证,优化394项运维流程,实现异构算力的统一管理。从设备监控到故障预警,从能耗优化到应急响应,全流程智能化运维体系确保园区全年高可用,技术能力跻身全国第一梯队。

面对未来发展,宁夏联通正锚定“5个1工程”的智算发展目标,即打造“1000亩园区面积”“1000MW用能规模”“1000亿资产规模”“100万GPU 卡”“一流绿色智算标准”,通过“5个1工程”的目标,为实现宁夏绿色低碳的智慧园区树立标杆,全力打造国内规模最大的智算园区。 

 

值得注意的是,由宁夏联通上报的“异构算力跨域任务编排系统”还成功入围了工业和信息化部“算力强基揭榜行动”名单。该系统紧密贴合当下算力产业的发展需求与趋势,聚焦跨域异构算力协同,研发跨域异构算力管理系统,实现跨域异构算力的管理和应用。

从风沙漫天到算力涌动,中国联通中卫云数据中心的蜕变,是西部发展的一个缩影。站在“东数西算”战略的新起点,这座智算高地正以更开放的姿态拥抱未来,正如黄河在中卫拐出的温柔弧线,这里的算力也正以包容之力,让西部的发展动能与东部的创新活力同频共振,共同书写数字中国的新篇章。


新闻资讯
家庭光纤
企业光纤
手机卡类
联通营业厅
联通随享WIFI
在线预约
新闻资讯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