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6-25 流浏览次数:
当地时间早上8点,苟宏松开始了忙碌的一天,这位来自贵州的小伙子是中国联通缅甸分公司的一名员工。“当你在一个地方呆久了,就想去另一个地方,世界很大,我也想出去看看。”2015年9月份,苟宏松在中国联通贵州分公司看到赴缅招聘的他毅然踏上了离乡的道路。
和许多在海外工作的中国人一样,语言问题是苟宏松面临的一大问题,“我们的工作主要是和当地的电信公司开展的,刚来的时候语言不通,和他们的关系也不是很好,遇到什么问题沟通起来很困难,”苟宏松回忆起刚到缅甸时的情景事说道,“后来我们学了一些日常交际用的缅甸语,缅甸公司的唐军总带领我们常到当地电信公司拜访,讨论工作之余多聊天多沟通,一来二去和当地运营商的关系也逐渐熟络起来,现在沟通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
苟宏松在缅甸分公司主要负责中缅国际穿境光缆传输系统(CMI)工程建设。由于工程建设工期紧张,苟宏松没有周末,早上8点上班,晚上7点下班,而加班也是常有的事情。“虽然没有什么假日,但逢年过节公司都会举办活动,比如一些球类比赛,还有下棋比赛等。缅甸也有一些自己的节日,像每年4月的泼水节,我还被泼过一次呢,挺开心的。”
如今,苟宏松在缅甸也开始有自己的朋友圈了,“我们在工作中还有工作之余认识了其他的一些华人,偶尔我们会一起聚聚会。我和我太太就是通过一些华人朋友认识的,我们结婚半年了,今年4月份还一起回家乡举办了婚礼。”
对于苟宏松而言,离开家乡到海外工作,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他们团队负责建设的光缆需要穿过缅甸北方地区,那里自然灾害频发,日常停电频繁,生产生活物资不足,更是时常有战事发生,因此做光缆跨境段调试时具有一定风险。“那个地区北部挨着中国瑞丽,常有果敢民族武装出没与缅甸政府军发生冲突。如果发生武装事件是不会让我们通过的,安全问题能够得到保障,但光缆曾被子弹打穿,”苟宏松回忆道,“2015年底的时候,我们验收光缆,发现异常后利用仪器判断大致方位,后来发现是光缆被子弹打穿。我们花了大概3天的时间把被打断的光缆修复好。”
当问到是否会思乡情切,苟宏松这么回答:“现在通信发达了,我在这里每天都可以通过微信和父母聊天视频。我不后悔自己的选择,相反,我很自豪,因为我们建设的是海外首个登陆站,建成后对于我国的通信事业是一个巨大的推动。能够参与到这个登陆站的建设当中我觉得是人生价值的实现。”(人民邮电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