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27 流浏览次数: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这组热词最近在重要场合被屡屡提及。自2022年3月专精特新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给出了有关“专精特新”的具体进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7万多家,并再次指出要“加快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着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
一直以来,中国联通旗下数家中小企业,坚持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发展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对于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期“专精特新”专版将分享中国联通智慧足迹数据科技有限公司的转型发展故事,展示其取得的成绩。
图片说明:通过联通智慧足迹手机信令等大数据开展的洞察分析登上央视报道
在前不久央视报道的《春节假期消费盘点》中,通过手机信令等大数据开展的商圈大数据洞察分析显示,中国消费市场持续回暖,消费重回经济增长主拉动力。
这份喜讯的背后,离不开这样一家专精特新“小巨人”——联通智慧足迹数据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通智慧足迹”)。在过去的几年间,中国联通逐步建立起独立完整的现代产业体系,在产业分类当中已覆盖相当多的垂直门类,深耕“人口+”大数据领域的联通智慧足迹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立足服务支撑国家战略
“春节期间,我们通过对全国城市商圈及文旅集聚区客流与消费监测,发现最火热的商圈在长沙、重点城市商圈人流量超去年同期四分之一、外地游客占半壁江山等现象。”联通智慧足迹总经理李振军指着大屏上不断跳动的数据,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
当前,全国工业园区用工指数持续上扬、线下消费持续回暖、百姓逛街热情持续高涨。作为驱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生产要素,大数据在促消费、保就业、稳增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大数据可以助力调查研究,甚至本身就是调查研究工作的一部分,能够及时、客观、完整地呈现社会发展现状、发现背后问题。”在李振军看来,从庞杂的数据背后挖掘、分析用户的行为习惯和喜好,并结合用户需求有针对性地调整和优化自身,就是数据的价值。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联通都将大数据作为公司的重点业务之一,特别在数据集中、平台建设、产品打磨、对外开放、商业化探索和服务运营等方面累积了大量经验,并内化为中国联通大数据的能力基础。
“仅有大企业是不够的,还要培育一大批专精特新、充满活力的中小企业。”2011年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朱宏任在全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作会议上提出。同年9月,工信部发布了《“十二五”中小企业成长规划》,提出将专精特新作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成立于2016年的联通智慧足迹精准落子了这步“先手棋”。公司聚焦“人口+”多源大数据等方面业务,不断推进联通大数据应用实现精耕细作,打造数据科技服务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回顾大数据行业这几年的发展,从2012—2015年的起步期,再到2016—2019年的投资活跃期,特别是是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数字经济、数字化治理实现了高速发展。”在李振军看来,空间大数据是大数据与地理信息数据的融合体,不仅仅是告诉位置和时间,更重要是有了内涵和内容,为城市智能化群体化位置服务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联通智慧足迹主动作为,从科技抗疫、复工复产,到经济运行、社会民生和企业数字化,一直都在服务国家战略的主战场。”他强调说。
2021年1月23日,财政部、工信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启动中央财政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加快提升中小企业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及创新水平,提出要加快培育一批专注于细分市场、聚焦主业、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次年,在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公布的2021年度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联通智慧足迹榜上有名。
“中国联通将大数据作为五大主责主业之一,在全新的平台和科创氛围下,我们也越来越感受到集团公司为专精特新企业带来的一系列有根生长。”谈话中,李振军表示,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中提出要组建国家数据局,必然会带动数据生产力和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步协同”发挥数据价值
如何才能使数据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在李振军看来,设计思路从数据分析的全生命周期入手,关键在于“三步协同”。
“三步”指的是三个步骤,即数据处理—数据建模—数据应用。看似明晰的路线,却是传统数据价值难以大显身手的困境所在——每一步都离不开专精特新技术的支撑。
“原始的数据相当于铁矿石,数据处理平台相当于一个机器,通过机器加工铁矿石之后,出来的结果是各种钢材,再如何应用,那就是钢材加工、二次组装及多领域应用的问题。”联通智慧足迹副总经理赵华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
原来,手机用户与发射基站之间的通信数据往往彼此关联,只要手机一开机,并且手机屏幕上显示出运营商,即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的字样,带有时间和位置信息的信令数据就会自动开始产生,并上传入库。
“实现数据的统一采集后,我们打造了多模态数据处理技术,自主研发SSNG手机信令及多源数据处理平台,每日批量化的数据自动处理,实现国产化替代并全球领先,进而实现了空-天-地,人-物-企-事的能力覆盖。”联通智慧足迹CTO陶周天如数家珍地介绍,“我们一直在深耕基于大语言模型与数据自动推断相结合的技术,初期将开展自动化的智能模型构建,后续拟推出对话式半自主分析机器人产品ChatSAA(Chat Smart Atlas Analyst)。
“其实最有技术含量的就是数据模型。我们将硬的算法科技与软的专家智库相结合,形成模型范式,支撑数据应用和运营。”李振军至今为公司的原创成果感到骄傲,“我们自主建设了数智引擎分析建模运营平台,目前已经沉淀了1000多个政府治理、产业服务模型,比如人口全量外推模型、时空伴随模型、经济预测预警模型、政策模拟模型,还有包括产业风险传导模型、企业活跃度和精准服务模型等。可以说,数据挖掘建模技术达到了行业领先。”
对于任何一位数据建模师而言,如果模型能够在行业里得到应用都代表着无上的荣光,而这也是联通智慧足迹公司引以为傲的优势所在。
据不完全统计,联通智慧足迹大数据至今已服务30多个国家部委和100个多个地方政府,在为我国城市提供商圈/消费监测的同时,还围绕经济、就业、民生、企业等领域,提供定制化的数字化解决方案。
“在整个过程中,我们一定严格地遵守隐私边界和数据安全。问题就是,我们如何在最小半径之内,在确保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的前提之下,把大数据应用做强,对行业做出价值。” 联通智慧足迹副总经理张岩表示,这个对行业从业者,或者拟打造出更多专精特新“小巨人”的从业者来说,是一定要回答的问题。
用专注换专长
“每天都得保持手机24小时开机。”在接受采访时,电话那头的联通智慧足迹产品总监桂朝这样回忆当年为客户提供服务的经历。事实上,通往专精特新“小巨人”的道路没有一条好走。
他还记得那是大年初三的晚上11点,客户因一项重要应用,需要派人到现场完成调试平台、运算数据、分析报告并制图展示。“整个过程需要跑数据、分析建模、底图运算、UI(用户界面)设计等同事的联合作战。可这个时点很多同事已离京过节,谁能够顶得上呢?”当时,桂朝一筹莫展。
如果故事只进行到这里,就不会有联通智慧足迹今天的成绩——被互联网周刊评为2022年大数据独角兽企业榜首、申请专利80余项,多次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关键时刻顶得上,是极端条件下联通智慧足迹的专业用武之地。”桂朝如此评价。他表示自己第一时间打车赶到现场,并远程协调居家同事多点实施交互。令他感动的是,团队成员彻夜无眠调测平台,直到产品满意交付。
“对大数据事业的专注与坚持,客户业务带来的成长感和获得感,是公司带给我最重要的收获。”数据分析总监梁洁,从学遥感专业“半路出家”,如今已成长为联通智慧足迹公司多源数据建模与应用的“中流砥柱”。
什么是专精特新?按照工信部的定义,“专精特新”即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这些企业专注于细分市场,有着强大的创新能力、掌握核心技术,同时具备一定的市场占有率。
这样的过程不难理解。包括中国联通在内的很多大型企业,都在聚焦主业、强化创新的途中练就了“独门绝技”,在产业链上拥有一定话语权,最终培育了一批批专精特新“小巨人”。
“有些企业的产品隐藏在价值链背后,消费者难以从终端商品或服务中辨别出它们的存在。尽管它们规模不大,名声不显,但在细分领域足够专注,也能拥有独一无二的市场地位。”在中国联通内部人士看来,对于像联通智慧足迹这样的中小企业而言,不跟风投机,在某个细分领域做精做专,并最终拥有话语权,不失为一条理想的成长之路。
一个咖啡杯、一根奶茶吸管、汽车里的扶手、靠枕……专精特新企业生产的产品就在我们身边。身怀绝技却默默无闻,独占鳌头又是隐形冠军,这或许就是专精特新“小巨人”的特征。
“我们期待基于运营实践和科技沉淀能够成为数据要素市场的运营者与赋能者,更期待有千千万万如城市毛细血管般的中小企业争相奔赴创新,共同助力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建设,为城市的发展植入活力基因,注入强劲动能。”李振军说。